第53章 国之巨舰,守卫蓝海22_以身许国[快穿]
顶点小说 > 以身许国[快穿] > 第53章 国之巨舰,守卫蓝海2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3章 国之巨舰,守卫蓝海22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局势变化飞快。

  此刻根本没有时间给李凡休息回家。

  当叶孟德和霍劲松向沈书明说明情况后,他就直接跟沈工团队在当天就去了哈工大。

  这里是s级世界。

  任务难度和强度远远大于上个世界。

  几乎是在项目组正式成立的同时,以米方为首的六耳联盟就在距离z国海域不远处举行了实弹演习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001都怀疑,要不是西北那群人已经研发出了核武,他们都敢把船开进渤海里面来。

  就是在这样高压的情况下。

  项目组在沈工的主持下召开了引擎研究方案定夺会。

  整个项目组到会人数总共有一百二十多人,大家的衣服都是皱巴巴的,有的人头发还炸开了花,明显是熬了好几夜。

  这里面有李凡认识的像霍劲松,眼镜男和秘书小王,也有李凡不认识的,像哈工大的专家教授,他们分别是物理学,材料科学,流体动力学以及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相关专业大拿,当然也包括沈工的老东家304兵工厂的技术骨干。

  在满屋子炙热的目光里,沈工在身后黑板上写出会议主题“研究方向。”

  这事项目组成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项目组存在很大分歧的地方。

  其实也就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就是逆向推演。

  支持这种观点的不在少数,一百二十多名项目成员,有接近八十人举了手。

  他们认为现在任务紧时间重,要想十二个月内见成果。

  就必须放弃自主研究,通过对现有军舰的引擎推进器也就是燃气轮机进行拆解,对其内部进行细致研究再经过复刻,快速掌握设计架构从而打造出我们自己的推进器。

  可沈工却不同意这种想法和做法。

  归国前沈工曾经在加州理工学院船舶系任教,获得过船舶和物理学双博士学位,所以他对于世界一流军舰的引擎,知道的很多。

  他说“咱们这艘驱逐舰虽说先进,那是相对咱们国家那些老古董而言的先进,但它远远达不到世界级水平,要不然别人也不会卖给你。”

  “这艘驱逐舰空载7000吨,满载7400吨,需要搭载五台燃气轮机火力全开,才能保证军舰时速上到30节。你们知不知道六耳联盟里的那些现役的军舰哪一艘不是万吨以上,但它们呢,只搭载了四台燃气轮机,都不需要火力全开,就能轻轻松松拉伸到33节,极限条件下更是能突破37节。”

  “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

  “你们现在要求什么复刻,就相当于考试对着一位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狂抄答案,哪怕你百分百全抄到了。你也依旧是个差生,永远不可能达到优秀。”

  “下一次,试题条件再稍微改一改,说不定你们还都不会做了。”

  “要想成为优秀,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去消化,这才是唯一出路。”

  “沈工,道理我们都懂,”一位穿着蓝色劳工服的中年男人起身驳斥道“关键是现在时不我待,人家都已经在咱们家门口耀武扬威了,我们再不加把油,做出成绩来,他们说不定都敢拉屎撒尿了。”

  另一位中年女性也点头补充道“驱逐舰上的燃气轮机推力虽然不高,但总比我们现用的要好,这对于我们而言已经是进步了。我们不能要求一口就吃掉胖子。况且我们基础材料还不行,一些高强度高性能的合成钢完全依赖进口。”

  “”

  沈书明呼气逐渐加重,脸色更是腾腾的开始上头。

  站在他身边的秘书小王此刻故意地掩口咳了一声,小声伏低到他耳边,说“沈工,别吵架别激动,对心脏不好。”说罢,小王从口袋里取出一盒小药瓶,放到桌上,又说“实在要吵的话,你还是先吃两颗吧。”

  上头的情绪被小王这么一打岔,舒缓了很多。趁着喝水吃药的功夫,沈书明将目光落向李凡。

  李凡这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一直让他很迷。

  原本数学模型推导那晚,自己只是单纯以为他在数学上很有天赋,对数字很敏感,不想他浪费。

  可没想到他不禁经过自己的地狱式教学,还对船舶板块融会贯通。

  更夸张的是那本笔记本他居然可以在半个月的时间就全部消化完,以至于在保密局后期的时候,自己又搜肠刮肚写了三本。

  这孩子居然也都学了进去。

  如今的他学识能力不亚于在场的任何一位,当然也包括沈工自己。

  于是乎,沈书明伸手朝着李凡点了点,示意他,谈谈自己的看法。

  众人顺着沈工手势望去。只见被他钦点的人,一脸青涩模样,看模样应该还不到二十吧这样的人肚里能有墨水

  大家眼神充满了狐疑。

  其实怨不得大家,李凡作为后起之秀,知道他能力的人屈指可数,除了眼镜男和保密局里的那些技工外,也就只有霍劲松和沈工了,大家对他怀疑也是无可厚非。

  任谁也不愿意相信这么年轻的人能在专业水平上,有建树。

  感受到大家狐疑的目光,001在小空间内搓搓手,问“宿主,你需不需要帮助”

  李凡挑眉“你还能给予帮助”

  001仰头,少瞧不起人,“我可以为你摇旗助威,高喊呦吼”

  “那你还是静默吧,”李凡笑笑。

  面对大家质疑,李凡自信起身,说道“我同意沈工的观点,走自主研发。”

  沈工嘴角笑笑,抱着面前的大瓷缸子,咕咕地灌进两口水,这孩子果然比霍劲松好多了,正的是对自己胃口。

  “你详细说说。”沈工点头。

  李凡“众所周知,引擎是军舰的“心脏”,它是军舰最核心的部件,大家也都知道军舰的制造成本有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是花在引擎上。”

  “也就是说引擎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整艘军舰的先进与否。军舰不是摆设,只要造出来能跑就行,它跟民用轮船不一样。如果动力跟不上,那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之前那位投反对票的蓝色劳工服,此时瞳孔闪烁,站了起来“小同志,说一千道一万,现在时间紧迫,根本没空让我们墨迹,你究竟懂不懂自主研发的难道啊”

  面对劳工服的质疑,李凡正色望去,脸上没有丝毫畏惧“想必前辈知道,西北研发核武的时候,咱们国家各型号导弹炮弹水平处于什么水平,可以说相当低级,以至于在北方跟米国打的时候,我们经常自嘲自己是万国牌。但那时候为什么还要集中全部研发核武呢还不是因为它是所有武器中的王者,要造就造最强如果我们仅仅因为时间,后悔的终将是我们自己。”

  沈书明坐在最前排首位,十分欣慰地冲李凡点了点头。

  “关键是我们现在还造不出”另外一名专家忍不住插嘴道

  “造不出来,就不造了吗”说到这里,李凡突然用目光扫向众人,他问“军舰的引擎推进器也就是燃气轮机最难的部分,大家认为是哪里”

  众人还没发声,蓝色劳工服又唰一下站起抢答“叶片强度。一台40000马力的燃气轮机内部转速会达到每分钟17000以上的转速,叶片承受的离心力相当于叶片本身的17000倍,再加上随着距离转速带来的超强高温,它的强度是目前技术最难达到攻克的”

  “不是,”李凡摇摇头,随后他顿了顿,轻轻挽起衣袖,露出里面那根白净修长的手臂“我昨晚对引进的驱逐舰进行过数学模拟,当它的转速达到每分钟19500转时,只需要连续工作两分钟,就会出现断裂。”

  “那不是正是说明燃气轮机难点在叶片强度上”有位专家抬手不解的说。

  “是啊,是啊”其余人纷纷符合。

  搞过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的人,都知道层流现象。当火力全开的时候压气机会将热风吹到燃烧室,那里的风速相当于18级的飓风。这个时候叶片的强度至关重要,如果发生断裂那不正好说明现有强度更不上马力的需求吗

  面对大家质疑,李凡微微一笑“可是当我改变模型中的一个变量后,原来的叶片强度却可以支撑起每分钟22500转。”

  这话一出,现场死鱼般安静,沈工的眉头更是皱的死紧“你改变了什么变量”

  面对沈工的问题,李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有谁知道炮筒为什么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

  这话问得颇为跳跃,沈工没反应过来,海上保密局那边倒是咳了一声“高温。”

  说话这人面色坚毅,身体素质明显跟在场技工不同,从上到下都透露着结实两个字。

  他不是别人,正是霍劲松。

  “炮筒连续工作会导致管口融化,产生形变,降低精准度,甚至出现炸膛,危险极高,所以一般会主副炮结合使用,如果需要长时间工作,会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水温降温。”

  “总之,”霍劲松说完略一停顿,回望李凡“主要就是温度会影响材料的强度。”

  “对,温度会影响材料的强度。”李凡继续说道“我们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飞速转动的情况下,在不改变叶片强度的情况下,单纯降低叶片的温度。”

  这话一出,项目组立马响起嗡嗡的讨论声。

  沈书明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不少。

  温度影响强度。

  如果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在保证引擎内部高温不变的情况下,单纯降低叶片温度,那不仅可以解决短时间无法出成果的难题,更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直接让国内军舰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可问题是如果才能做到呢

  001在小空间内也发出了同样的疑惑如何才能做到呢

  “打孔”李凡也没有卖关子,“用空气流速进行降温。”

  “打孔”

  “打孔”

  “”

  在场专家简直没有想到会是这种解决办法。

  现在主流观点都是在采用精锻工艺制作叶片,又或者在叶片上涂抹隔热层。

  用打孔去降温这种破坏叶片完整性的办法即使降了温,那也会影响到原本材料强度这年轻人,未免太不知所谓了吧

  沈工望着李凡,他的眼睛里全是惊喜。

  他想到当初第一次带李凡去动力控制舱时,当时正值八月中旬,那是艘刚返航停港不不久的护卫舰。

  控制舱的门一开里面简直就跟个火焰山似的,大家衣服瞬间湿透。

  那个时候李凡除了在听自己讲述引擎内部工作原理。他还特意问了叶片工作方式以及材料属性,还着重问已经能否通过降温提高叶片功率

  当时自己没有对想,只对他说了句“居然你感兴趣,那就好好研究研究,开学的时候告诉我,你的答案。”

  没想到这孩子居然真的就一直在考虑。

  而且看他这样子,他已经做出了答案。

  沈工问“那你到前面来,跟大家好好说说是怎么个打孔法”

  李凡点头,大步朝前,将自己的想法以及依靠的数学模型全都写了下来。

  逻辑清晰,步骤严谨。

  瞬间征服了在场一百二十多位专家。

  大家相互对视,眼睛里全是跳动的火焰,像是在说,或许真的值得一试。

  于是乎大家在沈工的提议下。

  决定就李凡提出的方向直接展开讨论和研究。

  蓝色劳工服的男人他是学材料工程学的,他直接将李凡的叶片模型在打孔的基础上,引入了三层复合理念,通过重轻重夹层处理方式,让叶片在保证气动外形不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质量。

  同时沈工运用自己在物理学上的功底,对叶片上所有打孔的点位进行了无比细致定点,在确保点位在遵循空气动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叶片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振动,增加叶片共振裕度,提升叶片自身强度。

  会议进行到半夜,就连秘书小王都忍不住站起身来出谋划策。

  虽然最后被大家无情给驳斥掉了。

  但这样的交流环境就连什么都插不上话的霍劲松都为之侧目。

  这样的头脑风暴一直持续了整整五天。

  这五天里,大家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都呆在哈工大准备的会议楼里。

  直到最终的方案敲定。,,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57tyc.com。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57tyc.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