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刘端慌了,陈洛面圣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顶点小说 >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 第354章 刘端慌了,陈洛面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4章 刘端慌了,陈洛面圣

  第354章刘端慌了,陈洛面圣

  长安的使团抵达胶西国后,当即掀起了一阵旋风。

  其中最为激动的,莫过于胶西国相。

  天使简直来得太及时了啊!

  自己可以侍奉昏庸的君主,大不了辛劳一些,同样可以为百姓谋福祉。

  但刘端的本性残暴无道,外加有些神经质。

  这样的君主不可能听从臣子的劝谏,稍稍有所逆悖,便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故而胶西国派出亲信,组成使团,向长安上书。

  自己则在这些日子里一直称病不朝,惹不起便躲着。

  不过主使团被截杀,亲信除了抵达关中后传来过一封书信,便再无消息,这让胶西国相惶惶不可终日。

  待听闻朝廷派人专程前来调查,他差点喜极而泣。

  自己的上书终于得到回应了吗?

  要知道文书里面记载了刘端的那些罪行,其实他并非是想要扳倒对方,那是李序的思路。

  作为胶西国相,他也是官场老手。

  之所以选择上书举报,主要是为了让天子明白,自己难以与刘端进行配合,暗示将调往他处。

  使出这种手段,其实一般会降低自己的印象分,最终只能平调甚至左迁。

  可比起性命来说,地位和俸禄稍稍降低,对胶西国相来说真不算什么大事。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一件事,那就是从长安来的使团全副武装地进入了夷安县,连王都高密瞧都不瞧上一眼。

  胶西国相想破了脑袋都没想到这是什么情况。

  难不成并非自己的文书将天使们引到这里来的?

  ……

  夷安县衙内。

  “以上内容我全部说得与事实相符。”庞县尉面色平静道,“事情总的来说,就是这样。”

  由长安而来的那些天使,正坐在他的对面。

  不过和常规意义上的天子使臣有所差别,这些人个个五大三粗,带着干练的气质,显然并非文官出身。

  看来这次调查应该是动真格的啊。庞县尉不由得在心底感慨。

  如果朝廷没有非常重视这件事情,那完全没有调动军中官员前来的必要。

  毕竟军队属于独立的体系,和常规的文官调查存在差异。

  最主要的区别,即是文官探访案件,需要寻求当地官府调动差役帮助,如果中途遇到险情,只能听天由命,但由武将统率的军队,便完全可以独立办案,仅需要去地方官府翻开卷宗,至于办案中有人想要阻挠,他们可以自行解决。

  “这样啊。”为首者若有所思,不过啥也没听出来,他扭头询问道,“路公,你怎么看?”

  坐在一处不起眼位置的老者,缓缓开口说:“此人并未说谎,而且我观其卷宗……赵将军可否前往旁处一听。”

  “可。”赵将军应答。

  两人走到门外墙角。

  赵将军先行开口,“路公,我借几分薄面将您请来,就是为了不辜负陛下的嘱托,因为办案这事,我是不懂的,而您的能力恐怕整个长安城都鲜有人出其右,所以接下来您说什么就是什么。”

  对方作为屈神探的关门弟子,在景帝朝破获了无数大案要案,现在处于半隐退的状态,自己动用了不少人脉关系,才让对方加入到他们这支队伍中来。

  他作为武夫,不懂得那些弯弯绕绕,但治军多年,明白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由专业的人去做。

  保护证据、证人,抓捕凶手,自己带着那些手下属于专业的,但搜证调查,面前的路老才是这方面的专家。

  面对赵将军诚恳的目光,路老沉吟片刻,接着缓缓开口道:“老朽听那庞县尉叙述事情的章法,似我师门中人,但赵将军放心,我不会因此有所偏颇。

  老朽分析了他讲述的内容,兼翻阅了一些卷宗,发现这次案件疑难有三处地方,即那些百姓的动机和胶西国的官吏变动。”

  “这不是两处地方吗?”虽然不会探案,但赵将军觉得自己的数学没有啥毛病。

  “是老夫没说清楚。”路老咳嗽一声,同样是表示对方不要打断自己的思路,接着道,“第一处难以解释的点,是那些百姓最初游行示威的动机。”

  他眯了眯眼:“此乃这起事件的整个起源。如果他们没有游行示威,那么胶西王便不会下达强行驱赶的命令。

  而且我听说周边的几个郡县同时出现了数起游行,只是处理得较为妥当,没有演化为暴力事件。

  但这些游行的产生,难道是巧合吗?”

  “我倒觉得可以解释。”赵将军摸了摸下巴,“听说胶西国提前征收刍藁,导致百姓苦不堪言,产生民怨,导致了各地皆出现游行。”

  “喔。”路老不置可否。

  他从来不相信巧合,所以对任何合理的事情都保持着相当的怀疑。

  当然,这并非是说一定存在幕后黑手,亦有可能说是罪在刘端,强行征收赋税,压迫百姓,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接着说:“至于第二处难以解释的疑点,即是百姓为何敢冲击县衙,甚至杀死县令。

  要知道绝大部分百姓见到差役,心中无可避免会带有畏惧情绪,不敢靠近,只有那些剽悍的凶徒例外。

  但要说冲击夷安县衙的那两百多号百姓皆是凶徒,那他们在冲击完县衙,杀死县令后,却没有做更加过分的事情,而是四散离开,这有些不符合常理。”

  杀官往往和造反会联系在一起。

  当然,单纯的杀官不是没有,可大多属于个人行为。

  团伙杀官犯罪之后,似乎他们不造个反,都对不起自己的勇猛。

  “这些事情是和本案有关的疑点,至于我查看胶西国这些年的官员变动,发现了一处更加奇怪的疑点。”路老提及此事,压低声音道,“几乎没有一位两千石官员正常调走。”

  “嗯?这……”哪怕这位赵将军神经大条,都能够意识到这件事情很不对劲。

  两千石的官员职位趋于稳定,一般三五年都不会发生调动更改,但刘端的胶西国已经建国近二十载,几乎没有两千石的官吏正常调走,那就属于相当不正常的事情。

  “还请路老指教。”赵将军思索片刻,发现自己虽然知道有问题,但完全不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式,于是选择虚心求教。

  “速度收集相关证据,抓捕参与夷安县杀官案的罪犯,哪怕仓促了些,但在三日内必须押送他们离开胶西国,回长安。”路老神色凝重。

  前面两处疑点,哪怕背后真有问题,亦只能说明这起案件不简单。

  但第三处疑点真被证实了,哪怕自己待在军中,但只要在胶西国地界,都不能确保绝对的安全。

  “明白了。”赵将军深吸一口气。

  ……

  高密城。

  胶西王宫。

  听闻长安有使团进入胶西国内,刘端莫名就感觉到一股烦躁之意。

  现在又没有什么节日,亦离年关尚远,自己那位弟弟莫名派人前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神经病并非傻子,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便察觉到了不对劲。

  但刘端没有轻举妄动。

  按照他的计划,是打算在使团进入长安之后,再在宴会上探探那些人的口风,询问对方的调查方向。

  若是他们的调查真对自己不利,那便用威逼利诱的手段对付。

  听话者用美人黄金收买,不听话者制造些许意外。

  等他们回到长安汇报“一切风平浪静”,自己则天高皇帝远,又可以继续逍遥快活。

  “如果阿父还在,那该多好啊。”刘端愤愤拍桌。

  如果仍是阿父掌权,自己完全只需要在年关之际前去长安,在宫城内痛哭流涕,阿父便会心疼自己。

  但现在掌权的是刘彻,他对于自己这个弟弟,完全琢磨不透,且隐隐心有畏惧。

  刘端感觉真要是触碰了对方的底线,亲情绝对不能让对方产生分毫犹豫。

  正在他打算见招拆招的时候,底下人又送来了另外一则消息。

  那些长安而来的使团,仅仅在夷安县进行停留,派人前去周边几个县城走访,便大部队便直接离开,而唯有三人前来高密拜谒。

  刘端当即拔剑,将身边的宦者砍了两个,吓得报信的官吏面如土色。

  当他气头过去之后,心头就开始害怕起来。

  这个糟糕的讯号,代表着一切似乎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不过恐惧过后,冷静下来的刘端,思考起了对策。

  疯子和傻子从来不能划等号。

  做了这么多年的诸侯,刘端明白权力的运行规律。

  在这基本框架下,他知道该如何降低事件的影响力,以保存自己的性命。

  深吸一口气,他安安静静地坐在案牍前,开始撰写文书。

  纵使这几封信无法做到先于那伙使团抵达长安,但时间不会相差太久。

  而使团返回长安,需要层层上报,过程中必然会耽搁时间。

  正是有了时间差的存在,刘端便能派人趁机去推动自己安排的计划。

  到时候皇帝想要降罪?

  哼,绝无可能。

  将写毕的帛书卷起,刘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

  ……

  除了刘端外,整个胶西最慌张者,莫过于胶西国相。

  自己原本以为盼来了救命稻草,没想到这根稻草瞬间被风给刮跑了。

  当他得知那支使团进入夷安县,待了不到旬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离开。

  整个人都懵了。

  我都想好说辞,该怎么声泪俱下地控诉自己的悲惨遭遇,以换取同情。

  结果你告诉我白准备了?

  没法演苦情戏的胶西国相,只能继续选择装病。

  要知道国事,他不是不想管,而是根本不敢去管。

  面对刘端这样的精神病君主,最好的生存方式并非曲意逢迎,去进行吹捧,而是努力降低存在感,让对方完全不记得有自己这么一个人。

  自从他称病以来,刘端也没派人来慰问过,这就是起到效果的最好证明。

  ……

  待到出使胶西国的使团进入关中。

  刘彻的案牍上,摆放了一封来着胶西国相的文书。

  虽然文书落款的日期是近三个月之前,但按照使者自述,他们路上遭遇了数次匪盗截杀,死伤无数,最终才将它送到长安,因此有所延期。

  听到这个说法,刘彻简直想笑。

  大汉境内哪来的那么多匪盗?

  一国国相的使团遇到近十次截杀。

  那么天下安有商队敢在九州通行,进行贸易乎?

  仔细看完文书的内容,刘彻心里大概有了底。

  胶西国相使团途中遇到多波的匪盗,恐怕真不是大汉治安的问题,也不会他们运气太差的缘故,而是另有隐情。

  不过在正式早朝前,刘彻先将自己的那两名亲信唤到未央宫内。

  “赵大夫、王郎中,这封文书你们看看。”刘彻让侍从把那封胶西国相送来的文书交到两人手中。

  哪怕自己在早朝上针对刘端骤然发难,也需要有人配合才行,给他们先透个底,到时候一唱一和,便可以顺利定罪。

  而赵绾和王臧看完文书的全部的内容后,脸上都变了颜色。

  他们原本以为刘端仅仅只是下达了错误的旨意,导致激起民变,稍稍加以惩戒即可。

  但按照文书上的内容来看,刘端这些年内,可以说是为祸胶西,现在才发生民变,恐怕还是因为文景二朝留下的恩泽不薄,让百姓选择相信官府。

  “八兄身为诸侯,当为一方官吏之表率,受万民崇敬,没想到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真是让朕失望啊。”刘彻叹了口气。

  赵绾和王臧对视一瞬,刹那间便明白其中的意思。

  “臣会秉公行事。”两人异口同声道,已经想好在离开未央宫后,该如何起草弹劾胶西王的文书。

  见二人领悟,刘彻挥了挥手说:“行了,伱们就做自己的事去吧。”

  “唯。”赵绾和王臧应声,行礼退下。

  ……

  等到刘彻派去调查的那支使团正式回到长安,他专门为此将早朝提前了两天举行,并且宣布一并召见胶西国相的使团。

  两波使团齐聚议事殿内。

  陈洛赫然在列,首次面见这位历史上的汉武大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57tyc.com。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57tyc.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